不问名气大小,惟愿百舸争流,中海油的创新实践一直践行这一理念。
工业产品的碳排放超过90%产生于供应链流程。目前,西门子成都数字化工厂已经率先部署SiGreen,实现以小时为单位,准确计算出SIMATIC S7-1500 COMPACT 产品所有核心生产设备及相关全制造过程的碳排放数据(包含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
为此,西门子发起了开放式、跨行业的Estainium生态,旨在帮助生产商、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等实现可信的产品碳足迹数据共享。企业能够将产品的可验证证书和相关证明进行交换共享,通过核实可验证证书和相关证明,实现整个供应链碳足迹数据的安全可靠共享,同时避免供应链企业战略性数据的披露,例如:供应链详细信息。通过碳排放管理,支持企业实现生产制造的碳中和,帮助其将可持续发展目标转化为决定性竞争优势。西门子成都数字化工厂积极践行零碳先锋计划,推动自身运营的减碳进程,利用数字化和自动化技术不断提高生产制造过程的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制造过程的节能减排。数据精准性是有效达成供应链碳减排目标的关键前提。
西门子股份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西门子数字化工业集团首席执行官奈柯(Cedrik Neike)表示:我们所有的客户都希望减少产品碳排放。2021年9月,西门子中国正式启动零碳先锋计划,并公布公司在低碳发展方面的清晰目标和行动计划。而埃克森美孚的长期竞争对手雪佛龙(今年财富500强排名第27位,下降12位)却保持了自己在道琼斯指数中的排名,这无疑是雪上加霜,直接刺痛了埃克森美孚的神经。
在与华尔街分析师的网络直播电话会议上,伍兹指出:在过去的一年中,受疫情影响带来的封锁浪潮和原油消费暴跌,并没有改变这家能源巨头的未来规划。而埃克森美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CCS技术的研究,其目标不仅仅是抵消自己的排放量,而是建立一个新业务:鉴于各公司净零承诺的爆炸式增长,未来这些公司将需要相应的减排方案在产油田多措并举、精细挖潜,产量稳中有升。2021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形势,公司强化战略引领,扎实推进生产经营各项工作,增储上产再上新台阶,重大工程投产振奋人心,取得了亮丽的经营业绩。
其中,中国海域及陆上净产量达192.8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10.8%。克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桶油主要成本为28.98美元,桶油作业费为7.31美元,继续巩固成本竞争优势。
在国内,高效评价垦利10-2构造,获得探明地质储量近亿吨;宝岛21-1构造测试获高产气流,初步展现千亿方天然气储量规模前景。在海外,圭亚那Stabroek区块获得Uaru-2和Longtail-3两个新发现,累计可采资源量已超过90亿桶油当量。公司上半年油气净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278.1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7.9%。上半年,公司油气销售收入达人民币1,006.3亿元,同比增长51.7%,实现净利润达人民币333.3亿元,每股盈利人民币0.75元,同比大幅增长221.0%。
年内计划投产的新项目中6个项目已安全投产,其他项目也稳步推进。董事长汪东进表示:上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公司专注自身发展,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增储上产再上新台阶,成本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净利润大幅提升,生产经营再创佳绩。上半年公司资本支出为人民币360亿元。公司继续秉承价值勘探理念,保持油气勘探良好态势,上半年共获得9个勘探发现,成功评价了14个含油气构造,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
公司坚持推进提质降本增效,把握住油价回升机遇,盈利大幅攀升,充分彰显了管理层卓越的管理水平。基于公司良好的财务表现,与股东分享公司发展成果,董事会已决定派发2021年中期股息每股0.30港元(含税)。
未来,公司上下将团结一心,锐意进取,坚持高质量发展,奋力完成全年生产经营目标,不断提高价值创造能力,以出色的业绩回报股东。上半年,公司首个海上大型深水自营气田陵水17-2气田成功投产,自主研发服务于该气田的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建成投用,突破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标志着公司勘探开发向1500米超深水的历史性跨越,将有力助推公司增储上产和天然气供应能力的进一步释放,助力加快低碳步伐。
8月19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公布2021年中期业绩。油气净产量创历史新高,净利润大幅攀升,再次向股东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未来,公司上下将团结一心,锐意进取,坚持高质量发展,奋力完成全年生产经营目标,不断提高价值创造能力,以出色的业绩回报股东。公司继续秉承价值勘探理念,保持油气勘探良好态势,上半年共获得9个勘探发现,成功评价了14个含油气构造,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2021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形势,公司强化战略引领,扎实推进生产经营各项工作,增储上产再上新台阶,重大工程投产振奋人心,取得了亮丽的经营业绩。克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桶油主要成本为28.98美元,桶油作业费为7.31美元,继续巩固成本竞争优势。
在海外,圭亚那Stabroek区块获得Uaru-2和Longtail-3两个新发现,累计可采资源量已超过90亿桶油当量。8月19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公布2021年中期业绩。
油气净产量创历史新高,净利润大幅攀升,再次向股东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公司坚持推进提质降本增效,把握住油价回升机遇,盈利大幅攀升,充分彰显了管理层卓越的管理水平。
上半年,公司首个海上大型深水自营气田陵水17-2气田成功投产,自主研发服务于该气田的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建成投用,突破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标志着公司勘探开发向1500米超深水的历史性跨越,将有力助推公司增储上产和天然气供应能力的进一步释放,助力加快低碳步伐。公司上半年油气净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278.1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7.9%。
其中,中国海域及陆上净产量达192.8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10.8%。年内计划投产的新项目中6个项目已安全投产,其他项目也稳步推进。上半年公司资本支出为人民币360亿元。在国内,高效评价垦利10-2构造,获得探明地质储量近亿吨;宝岛21-1构造测试获高产气流,初步展现千亿方天然气储量规模前景。
基于公司良好的财务表现,与股东分享公司发展成果,董事会已决定派发2021年中期股息每股0.30港元(含税)。在产油田多措并举、精细挖潜,产量稳中有升。
上半年,公司油气销售收入达人民币1,006.3亿元,同比增长51.7%,实现净利润达人民币333.3亿元,每股盈利人民币0.75元,同比大幅增长221.0%。董事长汪东进表示:上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公司专注自身发展,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增储上产再上新台阶,成本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净利润大幅提升,生产经营再创佳绩
在宣布出售石油资产的同日,必和必拓董事会通过决议,批准对加拿大Jansen钾矿项目一期建设进行57亿美元的投资。同时,必和必拓集团董事会宣布了创纪录的每股2美元的最终股息,相当于92%的派息率。
必和必拓认为,Jansen项目一期建设具备低成本优势,将实现较低的碳足迹和用水强度,预计将成为全球最具可持续性的钾肥矿区。根据财报,受益于铁矿石价格飙升等因素,必和必拓创下近十年来最佳年度利润。在其2020财报的石油业务规划中,必和必拓作为石油生产商,每天的日均产量约为30万桶油当量,并计划投资7亿美元用于石油勘探。同时,其还对位于墨西哥、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深海、墨西哥湾西部和加拿大东部等地的多个目标进行评估和勘探。
在统一的企业架构下,BHPLtd股票将在澳大利亚、伦敦和约翰内斯堡证券交易所挂牌,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发行美国存托凭证(ADR)。必和必拓油气生产活动主要集中于各大盆地,它们分布于美国的墨西哥湾、澳大利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地。
该组织认为,化石燃料资产通常出售给规模较小的生产商或政府支持的企业,但这些企业的运营透明度要低得多,且通常会寻求提高产量,从而进一步阻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待董事会最终批准后,必和必拓股东计划将在2022年上半年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就统一企业架构事宜进行投票。
此外,必和必拓还宣布,计划采用单一的企业架构,统一以BHPLtd实体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ASX)主要上市,放弃现有的悉尼+伦敦的双重上市结构。Jansen项目位于世界上最好的钾盐盆地之一,所在区域拥有良好的投资吸引力。